若胃有燥屎,则非虚烦,故可攻。然不可不辨其下利之粘秽、鸭溏,小便或白或赤,脉之有力无力也。
中央戊湿,其本气平,其兼气温、凉、寒、热,在人以胃应之。魏荔彤曰:建中者治其本也。
胃中空虚,短气躁烦,虚之甚矣。痞□在胸,而不在心下,攻里之法,亦无所施,惟有高者越之一法,使胸中寒饮,一涌而出,故宜吐之以瓜蒂散也。
若脉微而沉,则是外有太阳之表而内见少阴之脉,乃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也。夫本草之所以集者,特述其药性之刚柔,气味之温凉,补泻之专功,以为立方治病之准,谁谓通章之义不足凭,而于一句积温成热之说,独可据哉!必如时师所言,养血药中以四物汤为主,加黄柏、知母,就为滋阴降火之妙剂,则惬然服之而无疑,抑不思当归味甘辛气温,川芎味辛气温。
假令汗出已,腹中病在阳,谓病发于阳而身热也。如疮痛不可忍者,用寒苦药如黄柏、黄芩,详上下用根梢及引经药则可。
岐伯曰∶先巫者,因知百病之胜,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,可祝而已也。须待其里亦实而与表平,平则和,和则阳津阴液自相和谐,所以便自汗出而愈也。